新闻-
News
23
2025
-
07
驱动海洋探索的“隐形引擎”
在神秘而广袤的海洋世界中,人类的探索离不开各种先进技术的支持。水下推进器,作为水下航行器的“心脏”,为我们揭开海洋深处的奥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动力。
工作原理:力的巧妙运用
水下推进器主要基于牛顿第三定律运作,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。常见的推进方式有螺旋桨推进和喷射推进。螺旋桨推进时,电机驱动螺旋桨旋转,螺旋桨推挤周围水体,如同风扇叶片推动空气,从而产生向前的推力,推动航行器前进。喷射推进则通过吸入水体,并将其通过喷嘴高速喷射出去,利用高速水流喷射产生的反作用力,推动设备前行,类似火箭发射时向后喷射燃料产生推力。
多样类型:满足不同需求
螺旋桨推进器是最为常见的类型,广泛应用于大多数船只和小型水下航行器。其设计可依据不同使用环境优化,在浅水区作业的船只,螺旋桨可能较小且叶片更宽,减少杂物缠绕风险,提高推进效率;用于深海探测的小型水下航行器,螺旋桨采用特殊材料和形状设计,承受高压的同时提升推进性能。
喷射推进器适用于对机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,如快艇、部分潜艇和特定水下机器人。快艇使用喷射推进器可快速转向、灵活加速,满足在复杂水域高速行驶和灵活操作的需求;潜艇应用喷射推进器,能更敏捷地改变航向和速度,增强隐蔽性和作战能力。
随着电力技术发展,电推进器凭借低噪音、高效率等优势备受青睐。它通常配备高效电机和电池组,适用于需要长时间续航的应用场景,如海洋监测无人船。这类无人船需在海上长时间作业,电推进器可降低能源消耗,延长续航时间,且低噪音特性使其在进行海洋生物监测等对噪音敏感的任务时,不会干扰监测对象。
应用广泛:助力海洋探索与更多领域
在海洋科研领域,许多水下机器人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以我国的“悟空”号全海深AUV为例,它在深海探测中承担着重要任务。“悟空”号借助先进的水下推进器,能够在深海复杂的环境中稳定前行,下潜深度可达7000米。它携带多种科学探测设备,在水下推进器的驱动下,精准地在深海进行地形测绘、生物观测以及矿产资源勘探等工作,为我国的深海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数据。
除科研外,在船舶运输领域,货轮、游轮等大型船舶依靠水下推进器提供持续稳定的前进动力,保障全球贸易的物资运输和乘客的舒适航行体验。潜艇借助水下推进器实现隐蔽行动,执行侦察、攻击等任务。在休闲娱乐范畴,个人使用的水上摩托、潜水推进器等为水上活动增添乐趣,帮助潜水爱好者更轻松地探索海底世界。
发展趋势:迈向更高效智能
随着技术进步,水下推进器正朝着更高效、环保、智能的方向发展。材料创新上,采用如碳纤维等新型材料减轻重量、增加强度,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耐用性。电机技术革新方面,开发新型电机如更高效的永磁电机,提高能量转换效率,延长设备续航时间。智能化控制升级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下环境和设备运行状态,自动调整推进器工作参数,确保航行器稳定前行,提升操作便捷性和安全性。
水下推进器在海洋探索及众多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,随着技术不断突破,将助力人类更深入地探索海洋,为海洋开发和相关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。
上一页
上一页
23 Jul,2025
15 Jul,2025
11 Jul,2025
09 Jul,2025
03 Jul,2025
01 Jul,2025